新技术加持 功能性配料大有可为
2023/12/15 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功能性配料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食品工业健康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在食品工业“加”与“减”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下,功能性配料已经成为食品工业创新热点。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监测评估处三级调研员蔡楠表示,“三新食品”对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新食品原料、营养强化剂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规范“三新食品”审查程序,食品司制定印发了一系列规范文件,包括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等。蔡楠详细解释了新食品原料的概念以及新食品原料与食药物质、地方特色食品之间的区别,并指出不具有食品原料特性、已经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已经做出不予行政许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原料不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范围。蔡楠表示,下一步,食品司将对生物制造、再生材料、功能声称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母乳低聚糖(HMOs)不仅是国内外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而且作为一种创新功能性原料在国外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南开大学特聘杰出教授王硕介绍,作为母乳中第三大固体成分,HMOs含量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目前在母乳中已经分离出247种HMOs,美国、欧盟、澳新等国家和地区已分别批准了其中的2′-FL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使用。王硕表示,HMOs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22年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范围除了调制乳粉外,还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王硕表示,HMOs能调节免疫细胞、促进肠道黏膜发育、塑造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团队也正通过研究,完善中国母乳低聚糖数据库,为未来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HMOs的选择和添加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发现开启了自由基生物学学科,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由于科学界担心其在口服过程中可能被消化道降解,一直难以用于食品中。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树滔教授团队通过实验观察2型糖尿病模型口服SOD后的氧化应激、血糖和糖化白蛋白指标以及胰岛素的抵抗指数,发现SOD进入肠道修复了肠道的紧密连接蛋白,保证肠道紧密连接比较完整,从而防止了肠道的脂多糖进入血液引起炎症,进而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泰莱全球营养、法规及科学事务总监Kavita Kamik指出,膳食纤维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降低疾病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对公共卫生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膳食纤维强化能够潜在提高人群整体健康状态,50%以上的英国成年人通过膳食纤维强化能够达到推荐的膳食纤维摄入量,6%人群的体重有所降低,72%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2型糖尿病风险有所降低。”
随着植物基食品与饮料的消费场景日益增多,消费者对植物基食品质构、风味和口感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FF营养专家娄苑颖从植物蛋白原料大豆蛋白入手,分享了公司在功能性原料的营养研发与滋味口感调节技术两方面所做的努力。娄苑颖表示,IFF通过和全世界科研院校的合作推动大豆蛋白的研究,在大豆蛋白的蛋白质质量和心脏健康、体重肌肉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充足的科学论证。但植物基产品开发会面临滋味口感与风味释放的挑战,IFF通过风味遮蔽、发明新型风味阻断剂,探索分析植物蛋白质构,开发口感工具包,提高脂肪感、奶油感、甜饱满感来改善口感方面的体验,结合滋味解决方案,打造植物基调节工具盒来生产具有高营养价值同时又兼具美味的食品饮料。